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河北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砥砺前行 不忘来时路
 
发布时间:2019-08-01 09: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70年,我们薪火相传,一腔忠诚,与党同心同向——

  砥砺前行 不忘来时路

河北日报创刊号

  1949年8月1日,当飘着墨香的河北日报创刊号报纸送到省会庆祝河北省成立大会的会场时,人们为全省党和人民的舆论载体的诞生拍手相庆。第一版头条发表长篇社论《为进一步统一地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河北省而奋斗——代发刊词》。这天的报纸,从早印到晚,发行6万多份。当时铁路尚未贯通,交通不便,发行到外埠的报纸,用大车、自行车、毛驴以及人担肩扛运送。

  1949年本报冀中后勤支社电台工作人员。

  难忘的印迹

  毛主席两题报头

  第一次是在1948年。5月,毛泽东等来到西柏坡,冀中导报社希望得到毛主席题写的报头。1948年冬,毛主席欣然命笔,题写了几个报头,但写的不是“冀中导报”,而是“河北日报”。1949年1月1日,冀中导报启用毛主席题写的河北日报报头。1949年8月1日,河北日报创刊,在当年毛主席题写的报头中重新选择了一个作为新报头。

  第二次是在1964年下半年。1965年1月1日,河北日报刊用新报头,并刊发《致读者》:毛主席为我们题写新报头,是对河北日报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周总理三改稿件

  1959年夏,周恩来总理用18天时间在天津、邯郸和石家庄三地视察,河北日报刊发了三条短消息和一篇社论。三条短消息,总理都亲自审看,并做了修改。

  第一篇中,总理把原稿中的“总理”改成了“同志”,把“对各项工作分别提出了今后意见”,改为“参加了对各项工作的讨论”。第二篇中,漏掉了随总理一起调研的几位副部长的名字,总理又工工整整地加了上去。第三篇是总理在回天津的火车上修改的,只有少许改动。

  再现习近平总书记正定工作难忘岁月

  2017年8月14日至9月11日,系列长篇通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在河北日报及新媒体陆续推出。5篇,10个整版,4万余字,16张珍贵图片,深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在正定工作时的难忘岁月,真实展现了总书记从政之初就具有的坚定信念、为民情怀、改革思维、开放意识、务实作风和责任担当。

  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hbrb.hebnews.cn/pc/paper/layout/201908/01/node_09.html

  70年,我们记录改革,见证发展,与共和国同频共振——

  使命在肩 与时代同行

  1962年2月21日,河北日报刊登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的消息。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日报一直持续关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河北日报记者眼中,塞罕坝常写常新,总有写不完的故事。

  难忘的印迹

  为改革开放鼓与唿

  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报道正定改革开放创新之举。

  围绕改革开放,河北日报推出了一大批典型报道。

  关注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是河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党报的河北日报,紧紧围绕三件大事,推出一系列相关报道,高质量完成了省委赋予的重要报道任务。

  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hbrb.hebnews.cn/pc/paper/layout/201908/01/node_10.html

  70年,我们行走大地,初心不改,与人民同唿吸——

  脚下有泥 深情在沃土

  2008年5月,河北日报记者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摄影报道。李更生摄

  难忘的印迹

  深度关注各个年代先进典型

  1966年6月,本报发表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的体会文章《十个为什么?》,吕玉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怀念吕玉兰,称她“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李保国,并在李保国逝世后参加李保国事迹报告团在全国作巡回报告。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中写道,“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这群年轻人就是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本报长期关注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鼓舞和激励了一届届年轻学子投身西部。

  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原安建桥警务站主任吕建江,从警13年,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向吕建江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吕建江去世前后,本报多次报道这位“不下班的民警”的先进事迹。

  2003年,河北日报记者与防治非典的医务人员在一起。 记者田瑞夫摄

  面对灾难党报记者

  冲锋在前

  2003年,非典不期而至,本报记者冒着危险,在全省新闻媒体中首家直观报道了非典患者的救治过程,有力地引导了舆论。

  2016年7月,我省局部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本报组织采访小分队深入石家庄、邢台、邯郸等灾区,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历史瞬间,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

  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hbrb.hebnews.cn/pc/paper/layout/201908/01/node_11.html

  70年,我们守正创新,风雨兼程,与未来相约——

  从新出发 逐梦新时代

  “铅与火”时代的排字工人。

  难忘的印迹

  融媒体 新格局

  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变化,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已实现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全方位覆盖。依托中央厨房建设,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对全媒体新闻生产全过程的日常调度和协调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各媒体平台文字、视频、图片、H5等全媒体产品的策采编发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广传播 正能量

  河北日报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创意,不断推出融媒体爆款产品,做强做大主流舆论,将党的声音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形式,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全媒体时代的河北日报采编工作场景。记者杜柏桦摄

  新技术 新队伍

  河北日报通过全员办客户端,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成立视频工作室等改革举措,革新技术,培养队伍,在全员融合、全员转型上下功夫,不断整合新媒体采编力量,努力打造一支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
编辑006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友情链接
     
更多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
冀ICP备11005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