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保定扎实推进“绿满太行”攻坚行动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16 15:02 来源:保定市政府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

    八百里太行的“保定段”,面积1945.35万亩,占全省太行山总面积的39.6%。与古文学家韩愈所言不同:市林业局2016年初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市太行山区森林覆盖率与首都绿化梯度差异明显,有373.5万亩宜林荒山需要绿化。

    与此同时,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保定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明确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保定生态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安排部署,以“绿满太行”攻坚行动为发力点,知难而进,全民聚力——全市以年均不低于70万亩、年森林覆盖率净增长不低于1.5%的速度推进国土绿化。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89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

山高挡不住愚公

    3月的保定,新绿初绽。

    出市区向北上京港澳高速,再转入荣乌高速,两侧的绿色长廊已经形成,30米的绿化带被拓宽到100米。有的区域见缝插绿,变废为宝,昔日烧窑取土留下的巨大沙坑被后栽植的苗木覆盖,形成了一片片景观生态林。

    同时,在西部,太行山区海河流域上游,我市将用8年的时间,建设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调整优化京津保中心区生态格局,保障雄安新区生态安全。这成为“绿满太行”又一重大推力。

    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振兴而言,机遇并不常有,稍纵即逝。

    在全市奋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之时,打造京津保水源涵养区、全市优质果品聚集区、京畿胜境休闲度假区,成为“绿满太行”攻坚行动的题中要义。

    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给保定的发展定位,我市迅速出台《保定市太行山绿化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筑牢生态支撑,实现绿色崛起”的动员令,力争3年造林绿化187万亩。

    这是一份极具远见与魄力的山区绿化实施方案。

    2015年底至2016年初,市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就方案的出台给予指导性意见。市委书记聂瑞平强调,注意与山区扶贫攻坚统筹。

    统一规划,分年实施,重点打造,全面推进;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多方投入;

    造林与增收相结合,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

    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从生态廊道、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林果产业基地到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城镇郊野公园,到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址、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景区及周边生态景观,到矿山修复生态、环京毗邻区防护林带建设……整个方案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规划,形成了生态建设水林相融、互联互通的完整体系。

    2016年,我市在省首届旅发大会增绿造景上精准发力,太行山区仅人工造林就完成32万亩;2017年,全市完成太行山绿化攻坚62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24%。

    这是刚刚过去的两年,我市“绿满太行”攻坚行动成绩单的一部分。保定用实际证明:后来居上,就在更高层次上开阔视野,在更大范围审视自我,在广泛参照系中确定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满太行”对保定意味着什么?

    是牵挂,更是承诺;是攻坚,更是发展。

    太行山涉及我市涞源、涞水、易县、曲阳、阜平、唐县、顺平、满城、徐水9个县区。其中,有7个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

    将生态建设与脱贫产业相结合,把发展林业作为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绿满太行”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

    涞源县山多地少,干旱缺水,自然条件差。该县按照“城南核桃城北杏”的发展格局,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规模在县城中、北部乡镇建设杏扁基地,在中、南部乡镇建设核桃基地。目前,两个基地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值9000万元。

    位于易县梁格庄镇的绿泽农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北倚太行,涉及下黄蒿、塔洼等7个行政村,着力发展林果种植、休闲农业旅游等。目前,园区种植林果10000亩,发展生态养殖基地1000亩,带动村民收入由原来年人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6000多元,已成长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一方面,充分发挥太行山区宜林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等优势,在浅山丘陵区域发展高效节水绿色增收的林果富民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实施造林项目,通过林业育苗产业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拉动农民增收,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据介绍,2017年,我市太行山9个县区紧紧围绕建设一个5000亩以上的果品产业园区和万亩示范林工程,完成千亩以上的规模造林示范区31个,打造了涞源石道沟林光互补、唐县唐岩山、阜平红草河等一批万亩以上规模的林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绿色行动力驰而不息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需要持续接力,久久为功。

    在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中,我市目标造林绿化18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100万亩。生态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资金等因素制约。

    为破解瓶颈,我市积极探索创新造林机制,全党动员、全民攻坚。

    ——深化市场化造林机制,吸引各类企业、大户600余家,撬动社会资金26.5亿元;

    ——创新流转机制,全市推广总结“政府出资、乡镇承包”“政府流转、企业绿化”“政府补贴、企业出资”等8种土地流转方式,共流转土地54.6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34.8%;

    ——实行造林主体、县乡管护、巡查队三级责任联动,做到层层有责任、处处重管护,保障造林成效。

    今天的保定,有一大批人,他们中有干部,有企业家,有林场工人,也有普通群众,都在用身体力行传承着塞罕坝的“精神火种”,用忠诚和执着筑造着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

    自2002年冬季开始,满城人吴伟就带着乡亲们奋战在山坡上,挖鱼鳞坑、整修隔坡沟状梯田、平整山间作业道路,一干就是十多个春秋。如今,4000亩侧柏、油松、香花槐已经成林,5600亩杏树、桃树等高效经济林也已进入盛果期,70多万株树木成行成林。龙门山庄由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为江南水乡。

    鱼鳞坑是什么?阜平县驼梁山林场场长孟宪伟介绍:“为减少水土流失,每年4至6月会在山坡上挖有一定蓄水容量、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土坑,等到10月中旬再上山植树。”

    目前,我市有17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74万亩。以驼梁山林场为例,2016年以来,该林场造林绿化面积达2500亩。这意味着,27.5万个的鱼鳞坑交错排列,被装扮在海拔800至2000米的太行山山地上。

    不仅如此。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每年全民义务植树已经超过1300万株。

    知难而进,才能志在必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我市聘请中国森林城市研究中心编制《保定森林城市专项规划》,并为推进其落实,起草出台《保定市加快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和《保定市2018年度造林绿化工作方案》,进一步分解目标,细化任务。

    未来3年,我市将围绕“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总体布局,全力开展5项行动、13项工程,完成造林210万亩。到2020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5%。

 
 
 
责任编辑:
编辑009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
冀ICP备11005049号-2